食安课堂
食安课堂
食安课堂
FOOD SAFETY CLASSROOM

市场规模达上百亿,临期食品受热捧,是否存在安全隐患?

07-29 14:07 中国食品安全网

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在购物上越来越“挑剔”,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。可是有一些人,专门购买临期食品,还会不定期的分享购买临期食品的心得,这是怎么回事儿呢?

每年210万人网购临期食品

原价7、8块钱一包的薯片,只需要不到一半的价格就可以买到。原价上百块的进口零食,只需要几十块甚至十几块就可以包邮到家。不少人看中保质期进程过半但并未过期的食品,在价格上有较大优惠,而特意选择购买临期食品。

4月12日,淘宝联合科普中国发布的临期消费冷知识报告显示,每年有210万人在挑选临期食品。报告还显示,薯片等膨化食品、方便面、饮品、饼干等也成为了“临期界”的畅销品。

临期食品不止在淘宝平台销售火热,在时下年轻人扎堆的小红书搜索“临期食品”,即可看到大量线上线下折扣店的推荐页面。豆瓣“我爱临期食品”小组聚集了众多关注者,大家可以分享自己购买临期食品的经验以及挖掘到的宝藏店铺。

临期食品市场规模上百亿

艾媒咨询在一份关于临期食品的行业报告表示:“2020年中国零食行业市场规模达3万亿元。从供给侧来看,即使按1%的库存沉淀计算,临期食品行业规模也已成为‘百亿’市场。”

以往消费者关注到临期食品,大多是在商超的促销区,尤其以捆绑销售、买一送一的酸奶、面包等保质期较短的食品最为常见。

近几年,市区街头巷尾的“食品折扣店”越来越多,线上购买打折食品的渠道也越来越多。

线上,以好食期、甩甩卖为代表的折扣平台崛起,并获得了资本的关注。线下,像好特卖、BBM繁荣集市这样主打临期食品的折扣店在一线市场不断扩大规模。

临期食品安全吗?

尽管临期食品近几年生意火爆,但临期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仍然是广大消费者关注的重点。

根据我国GB7718-2011《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》中的定义,保质期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(例如0℃~4℃)下,保持品质的期限。

“保质期”是生产厂家根据食品原辅料、生产工艺、包装形式和贮存条件等确定的最佳食用期。临期食品是快到保质期的食品,并非过期食品,一般情况下品质不会受到影响。

对于临期食品安全性的问题,华东理工大学 FDA 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少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:" 临期食品不等于过期食品,在保质期内正确储存,品质和安全性是没有问题,可以放心购买。"

不过,笔者在网络平台搜索“临期食品”相关关键词时发现,面对五花八门的临期食品,消费者很难不踩雷。商品标明距离保质期3个月,拿到手的产品只剩一个月就要过期;宣称打“骨折”价的临期食品,实际价格与新日期的食品价格差别不大;网购收到的产品却是经过退货后再次销售的残次品等等。

甚至,消费者投诉线上购买的临期食品虚假宣传、货不对板、拒不发货以及商品存在质量和包装问题等时有发生。

存量庞大的临期食品如果不能妥善处理,势必会造成巨大的食物浪费。临期食品的二次上架销售既减轻了企业库存积压,避免食物浪费,又给了消费者高性价比的购物选择,在当下理性消费的大背景下,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,但食品的质量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,不能为了经济利益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。